黍离原文及翻译(黍离翻译注音)
黍离原文及其背景
《黍离》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是一首七绝,共十六句。这首诗的创作时期约在817年至818年间,当时李商隐已经40岁。
《黍离》的名字来源于明代陈维崧所编的《大雅黍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黍”是指黄色谷类作物,也有表示忠贞坚定之意。因此,《黍离》可以理解为“粮食失去了依靠”,或者是“忠贞不屈”的象征。
《黍离》的翻译
以下为《黍离》的翻译: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披襟怀散,凭轩涕泗,流涟向何方?
落日渐斜,归鸟应晚,山寒百木凋。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翹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迴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黍离》的诗意解读
李商隐在《黍离》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语言技巧来表达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命运的追问。整首诗流露出作者深沉而又孤独的情感。下面对每一句诗进行解读: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这一句是开篇,作者通过描述自己乘风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他不愿被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披襟怀散,凭轩涕泗,流涟向何方?”这一句中的“披襟怀散”和“凭轩涕泗”都是形容词性短语,用以描绘作者内心的悲痛和沉重。最后一句问出了一个问题:“流涟向何方?”,也就是在问自己人生的归宿何在。
“落日渐斜,归鸟应晚,山寒百木凋。”这一句是描述秋天的景象。落日渐斜、归鸟晚归、百木凋零等等都暗示了岁月无情地流逝。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这两句是反映唐朝时期政治局势混乱和战争频繁。作者用六军不发来形容当时各路军队相互攻伐,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蜀汉和魏国都曾在此建立首都。天旋地转迴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两句表达了对唐明皇杨玉环的怀念之情。杨玉环是唐明皇的宠妃,被控诬陷而自杀身亡。这里的“泥土中”指的是杨玉环的墓地。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这是全诗的结尾。君臣相顾沾衣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朝廷内外纷争和内乱的无奈和悲凉之感。但是最后一句“东望都门信马归”却给人留下一丝希望,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就是《黍离》原文及翻译以及诗意解读的内容。在这首诗中,李商隐通过细腻而深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人面对时代变迁、命运多舛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问。